统筹发展和安全 防范化解风险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海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安全生产纳入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进行部署,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6543”总体部署,全体党员干部忠诚履行矿山安全国家监察职责使命,坚决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推动宁夏矿山安全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各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宁夏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面科学精准防范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这一首要任务上,深刻把握煤矿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显著特点,深刻认识各类大事故都发生在井下变化风险点,教育监察员筑牢底线思维,牢记只要煤矿井下存在采、掘、安、修等作业行为就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可能。着力在督促辖区煤矿用好瓦斯监控系统、加强顶板软岩灾害治理、主动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坚持顶板水治理“三字经”(查、放、评)和老空水防治“四步法”(查全、探清、放净、验准)、提高运输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树立“过构造不预报就是事故”理念上发扬斗争精神,切实加强关键薄弱环节管控。截至11月底,宁夏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煤矿共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减少2起、2人;百万吨死亡率0.046,较2021年下降39.4%;非煤矿山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实现“零死亡”。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宁夏局深刻认识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是要找准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点,立足宁夏发展不足这一最大实际,坚持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服务中心、服务矿山、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中。精心组织执法比武活动,发挥“矿山安全大讲堂”、顶板管理等4个专业组和3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抓实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两大工程”,监察员“善于说行”的能力逐步提高。组织召开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针对宁夏煤矿安全生产情况部署7项重点工作,主动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牢固树立“安全是对保供最大的支持,保安全就是最大的保供”理念,对发现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隐患问题,充分赋予监察员“敢于说不”的底气。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支持煤矿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探索适合宁夏灾害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重大灾害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持续采取超常规监察方式,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宁夏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结合道德讲堂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政治教育引领。在党的二十大前后、宁夏疫情防控期间和年终岁尾时段,“一把手”始终带头坚守在安全防范一线,深入开展矿山安全风险精准研判,发挥“局长办公会+执法处室+监察员”三级研判机制作用,紧盯看牢重大安全风险。围绕巩固矿业秩序持续良好发展、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实施精准执法等事关宁夏矿山安全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建立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非煤矿山监察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构筑矿山安全生产统一战线,推动工作理念由“督企”为主向“督企”与“督政”并重转变,督促地方政府解决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经过努力,部分煤矿手续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推动地方监管部门对非煤矿山企业处罚41万元,打破了多年来非煤矿山执法重大隐患“零查处”,树立了国家监察的权威和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宁夏局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牢牢抓住事故发生的窗口期、预兆期,为宁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量身定制风险分析研判信息化平台,将煤矿的常态风险点和变化风险点全部纳入采集范围,通过风险点下的感知数据、视频数据、双防数据、安全生产管理数据采集和应用,实现对煤矿井下变化风险和作业情况的动态掌握,为精准执法、精准研判、动态管控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和技术保证,有力推进透明矿山建设、透明地质作业。同时,坚持在推动“真用”上动真格,制定《煤矿安全风险常态化分析研判实施办法》,持续强化风险预警处置、开展超前风险预警提醒,严格“四个一律”措施,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及时发现多次事故前兆并及时处置,初步掌握事故预防主动权。牵头制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即将成为宁夏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首个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