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预警取得新突破
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立足非煤矿山日常管理和政府监管需要,投入财政资金2600余万元,建立了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综合管理系统,203家非煤矿山纳入系统平台管理,实现24小时动态可视化智能监管,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纠正、早处置得以有效落实。
一是统一规划、全域覆盖。依据应急部信息化建设规划,依托并充分利用应急部和省政务云平等已有资源,以一个平台、一个号码、一张网络、一朵云为底座,统一全省非煤矿山信息化顶层设计,省级统建涵盖非煤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和尾矿库监测预警综合管理集成平台,纵向从省市县到企业四级一体应用,保持与应急部、矿山局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横向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地震等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消除建设重复、功能单一、数据杂乱、孤岛林立等弊端。
二是关联融合、平战兼备。统筹非煤矿山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不同需求,将4个类型企业基础管理、现场管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测监控、应急管理和监管执法等28项内容160个功能项402个监测预警指标1.5万条关键要素进行全周期集成开发,监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并分级预警推送。试运行以来,平均每天推送提示信息1.2万条,为精准管控、靶向施策提供了强力支撑,政企双方日常管理成本及工作强度明显降低。运用神经网络等技术将数据关联穿透融合,深挖数据协同和孪生价值,构建数据算法模型实现风险趋势研判评估,为快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救援及决策提供详实的情报信息。
三是深度应用、保障安全。解决数据安全“内忧外患”,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系统数据量大、传输安全要求高的特点,山东省采用省市专网混合组网方式组成数据专网链路,厘清做实责任边界,实现网络无瓶颈、保障数据传输效率和安全等级,让数据不再“裸奔”。深刻总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中存在的脱节、两张皮等问题,优化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同步建设全员全岗位全过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移动端,与系统平台无缝融合、全员使用,保持静态数据和全员生产管理动态数据实时更新、鲜活,通过对风险隐患从发现到治理全程在线可视化管理,有力促进风险管控责任最后1米在全员岗位上得以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