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佩戴不规范,请立即整理。”随着智能终端发出警报,不安全行为被立即纠正。在徐矿集团天山矿业公司百米井下作业现场,一套搭载多模态大模型的 AI(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正慢慢改变着该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
AI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实时分析井下人员行为、设备状态与环境数据,构建起立体风险防控体系,让安全监管模式从“肉眼盯防”迈向智能预判。
在该公司井下巷道,采煤机轰鸣作响。巷道顶部,一排高清智能摄像机紧盯全场,红外线补光灯在黑暗中划出白色光晕。
“注意皮带跑偏!第三段有异物!”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屏上弹出一个红色警示框。值班员任宁点击屏幕,镜头拉近,原来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矸石卡在了托辊间隙。AI视频监控系统已自动标注出位置坐标。
在下7煤皮带中部,高清智能摄像机正以每秒30帧的速率捕捉画面。AI视频监控系统对每帧图像进行像素级分析。
“过去,靠安监员巡查。现在,摄像机就是我们的‘电子哨兵’。”皮带工区技术员高彦军指着头顶的摄像机说,AI视频监控系统就像一双“智慧眼”,能同时监测安全帽佩戴、人员倒地、矿车超挂等十大风险点。
“要让机器看懂矿山,得先帮它认清每个细节。”在通信科训练中心,技术人员高德华正在分析新一批训练数据。
他调出一段视频。视频画面显示,巷道内,一名工人在弯腰捡拾工具。AI视频监控系统却误判为“睡岗”。
“早期模型把低头动作都当成违规。”高德华说,该公司从井下100余个点位采集视频,开展数字孪生系统模拟推演,反复打磨每一个环节。如今,AI视频监控系统已建立包含1万张标注图片、30小时视频的数据资源库,支撑12类核心算法模型。
“危险区域,请尽快撤离!”急促的警报声中,人员迅速撤离。电子屏显示,2名检修工误入限员区域。AI视频监控系统不仅锁定了人员位置,还调取了他们的入井轨迹和资质信息。
“以前,靠喊话器提醒。现在,从发现到处置只要 15秒。”安监部部长刘玉亮调出的历史记录显示,在某次交接班时,AI视频监控系统在3分钟内拦截了2起违规跨越行为。
“现在,每台设备都有‘电子病历’,维修记录、预期寿命一目了然。”综采一区党支部书记赵汗青展示着设备健康管理模型,AI视频监控系统已预警液压支架欠压风险12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