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各省级局工作动态
编者按:近期,按照国家矿山安监局大力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部署,国家矿山安监局各省级局积极落实相关要求,采取有效举措,加快推进。各省有关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协同发力。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河北局:大力推动辖区煤矿智能化建设
国家矿山安监局河北局持续推动辖区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督促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完善工作方案和措施,完成年内智能化建设任务。一是明确任务。建设冀中能源九龙矿、大淑村矿、邢东矿、葛泉矿东井和开滦集团范各庄矿5处智能化矿井,22年底前达到初级智能化水平。二是对标完善。对标《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技术要求和《关于印发〈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评价指标,继续完善提升已建成的智能化示范矿井各生产子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三是示范带动。总结提炼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经验,在全省大中型煤矿推广应用,到今年年底,大中型煤矿至少再完善一套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灾害严重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四是协调推进。在推动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上发力,结合对产煤市县的监督检查,大力宣贯推进非煤矿山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推动地方政府优化非煤矿山产业结构,加大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政策扶持,对积极推广矿山智能设备、智能通风、智能运输、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等的非煤矿山,在产能置换、产能核增方面优先支持,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方面予以倾斜。
吉林局:持续推动珲春矿业集团智能化矿山建设
国家矿山安监局吉林局持续推动辖区珲春矿业集团智能化矿山建设。一是在智能化项目建设再提速。坚持专班推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跟进项目进展情况。截至目前,两个矿井下主要排水系统均已具备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功能,现在已全面投入使用。二是在智能化项目建设再拓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瞄准技术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科学谋划项目建设。2022年,珲春矿业集团计划先期在八连城矿井下主要煤流运输系统中安装使用一套机器人巡检系统进行试用。三是在智能化项目建设再聚焦。珲春矿业集团计划今年将在八连城、板石两矿井下供电系统上,把变电所以外的采区供电系统中的移动变电站实现远程监控功能,进一步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5月下旬完成了板石煤矿52206薄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八连城煤矿南12015智能化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工作,两个工作面现已投入生产运行。
黑龙江局 黑龙江省煤管局:组织召开智能化建设座谈会
5月10日,国家矿山安监局黑龙江局联合黑龙江省煤管局在龙煤集团组织召开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通报了2021年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听取了龙煤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介绍,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
会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总体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建设规划、目标,科学指导、高质量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见实效;突出重点,加快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建设,按照分级分类标准,确保在规定时限内达到建设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同步推进新建、在建和改扩建以及升级改造矿井智能化建设工作;加强煤矿智能化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相关办法规定要求,做到专款专用;梳理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中遇到的新问题,做好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有序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陕西局: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
4月21日,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2022年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目标和建设措施。总体目标要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复杂、极复杂矿井等全部实现智能化建设,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生产辅助系统均实现智能化运行,高危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建设措施包括灾害严重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推动单班入井人数大于500人煤矿制定智能化减人方案、新建矿井投产达到智能化矿井验收标准、推动区域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等。
宁夏局:扎实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近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积极落实国家局相关要求,扎实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动智能化建设。明确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在监察执法、分片联系等工作中积极引导各企业加强智能化建设,鼓励矿山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开展智能化适用技术装备研究和应用。二是挂图作战,督促目标任务落实。围绕年初确定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机器人建设目标,督促煤矿上级公司确定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了“一面一档”管理卡片,实行周跟踪、月汇总,将智能化、机器人建设目标逐矿逐“面”落实到位。三是分类施策,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督促已经实施智能化的工作面常态化运行,适时推广建设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长期停产停建煤矿在恢复正常生产建设时充分考虑规划智能化建设,做到规划先行;督促建设资金短缺和赋存条件暂不具备智能化建设的煤矿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技术可行、装备适用、资金有保障;督促露天煤矿因地制宜开展车辆定位、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建设;引导非煤矿山加强生产环节自动化、智能化及车辆定位、无人驾驶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应用。
新疆局:开展校地合作加快推进全疆煤矿智能化建设
近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新疆局邀请西安科技大学,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按照《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评分方法》等文件要求,深入昌吉州、哈密、吐鲁番、塔城、阿克苏等重点产煤地(州、市)69处煤矿,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煤矿智能化对标调研,形成了《新疆煤矿智能化建设调研报告》,此次调研的69处井工煤矿建设条件均为Ⅱ类以上矿井,其中I类24处,Ⅱ类22处;在智能化建设基础方面,参与调研的69处生产矿井,有23处煤矿综合评分达到30分以上,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建设基础,其它煤矿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为推进新疆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昌吉州在煤矿智能化调研的基础上,委托西安科技大学,组织编制了《昌吉回族自治州煤矿智能化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4年》,明确了近三年的建设目标、工作步骤、建设任务、保障措施等。通过校地合作有力推进新疆智能化建设工作。